一个时期以来,不仅有些非公立医院,甚至有些公立医院也进入倒闭行列。甚至因欠薪引发医务人员不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至于降薪现象,在一些公立医院中更如滚雪球般不断扩大。
众所周知,医疗资源的供需错配和供给不足,一直是横在践行健康强国战略道路上的拦路虎。 尤其是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情况下,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将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突出。
在这种大背景下,医疗资源的逆势萎缩就显得不正常了,很不正常!
那么导致这一不正常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当然有大环境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低于预期的情况下,医院无法也不可能置身这一大环境之外而一枝独秀,这是人皆尽知的常识。
但这一认知,却远远无法成为相关地方政府推卸责任的理由。
窃以为,那些公立医院难以经营甚至倒闭的地方,其当地政府有必要审视是否有自己施政行为不当的因素存在。
一是对公立医院实行盲目扩张。
这在某些地方已经成为常态。
相关地方政府此举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畸形政绩观作祟。
国家决策层不是强调健康强国战略吗?那么我就“强”给你来看看——增加了多少医疗资源?有事实有数字,不由你不信。
其次是土地财政的助推。
要卖地吗?就需要“生地”做成“熟地”。周围有医院有学校的地块,价格必然比缺乏这些硬件的地方高出不是一星半点,那可是真金白银啊,揣到兜里,睡梦中也幸福感满满。
这样一来,医院即使盲目扩张,扩张中即使资金短缺,也因医院是银行的优质客户,可通过贷款来化解暂时矛盾,顶多再加上一句不给钱给政策,即使政策是不能变现,至于医院负债经营是否难以为继,与我何干?
通过医院扩张,既有了面子也有了里子,何乐而不为?
但我们是否想过?如果摊子像摊大饼般越铺越大,软硬件设施都不能及时与之配套,不仅难以形成医疗能力,还会成为包袱,压得医院喘不过气来。
二是甘当老赖。
公立医院需要通过财政保障来体现其所谓公益性。但有些地方财政向医院的投入有多少?象征性的给一点就不错了。
更有甚者,本来由地方财政负担的公共卫生支出,也记在医院账上。
甚至一遇公共安全事件甚至有身份的人需要救治,“不惜一切代价”就成为个别地方政府领导对医院下指示的标准性语言。一大笔钱花出去了,做指示者拍拍屁股潇洒离去。屁股后面的屎呢?只有医院来擦。作为医院领导,你敢不擦吗?不仅医院经济状况窘迫,连你的乌纱帽也被人家攥在手心里呢?
三是把医院当成“小金库”。
这当然是极个别极个别的现象,但即使是一根稻草,也有可能最终压死骆驼。
另外,即使个别地方实在不好意思从医院直接调用资金,但可以让医院做担保啊,在现在的管理格局中,即使借给他一个胆,医院决策者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四是“紧箍咒”满天飞。
个别地方,只要有点权力特别是职能跟医院沾点边的机构,就自然而然地把手伸向医院。
比如人事问题,本来供需双方双向选择挺好的。郎情妾意,分合两便,但偏偏有婆婆把手插进来,恶婆婆般横加干涉,权力寻租的空间是拓宽了,可结果呢?
比如医院管理领域的药品零差率问题,你是零差率了,但仓储、药师人工等费用,还有损耗问题,一个“零差率”造成的窟窿谁来填?“以药养医”固然不对,但“以医养药”呢?
再往大了说,医保局作用在医患双方利益博弈中所起的良性作用显而易见,但同医疗卫生主管部门的职能是不是应该细分?如果政出多门,医院是不是无所适从?
再说了,有的地方医保部门在控费方面是不是想得更周全一些,措施是不是应该更周密、更人性化一些?好的政策措施,能够有效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不是相反。
想想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任何健康人都是潜在的患者。医院命运与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所有人息息相关,医院倒闭绝对不是福音,还是用点心吧。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4-12-21 10:15: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1 10:15: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建中 时间:2024-12-21 10:14:3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1 10:11:5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晨晓 时间:2024-12-20 17:01:1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吴启峰 时间:2024-12-20 16:16:06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