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牙科数字化越来越成为行业发展的下一个增长点,号称行业的第二次革命,主流趋势日益明显。但能够勘透牙科数字化兴起的根源,以及对行业变革的真正价值所在,众多同行们还处于迷惘困惑中,四处奔走地积极需求答案。
其实牙科数字化进程早在1984年国内发表首篇相关论文就已经开启,直到2008年,在我国数字化口腔医学奠基人吕培军教授的不懈努力下,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批准成了“口腔医学计算机专业委员会”。而真正在国内形成规模效应,还是随着民营牙科行业的蓬勃发展才遍地开花。
近十年来,中国口腔行业的发展年复合增速高达16%,据相关机构预测,2026年市场规模能够达到177亿美元。但现实的一击重创,将本已过热的发展势头一下打回了原形。低购买力的出现以及经济复苏周期的不确定性,更加重了民营牙科医疗机构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结构性压力。
其实任何一个行业,无论其发展势头多么迅猛,都无法回避高增长之下的成本结构困局。当经济形势大好时,通过高速增长带来的稳定现金流,缓解了高成本引发的低利润难题,使得企业可以在时代增速发展的洪流中,暂时屹立不倒。但大潮退却后,所有隐含的暗病与短板都赤裸裸的原形毕露,不能有效及时解决,面临的就只有大衰退甚至直接泯灭。这时候再来审视自身过往的发展历程时,才会极其尴尬地发现,原来我们自己一直都在“裸泳”。
这里要和大家探讨一下民营牙科行业的成本结构问题,其实这才是在经济下行已成定局的情况下,牙科数字化异军突起的缘由所在!民营牙科作为高度市场化的专业医疗服务型行业,有两座大山是无法回避的结构性成本问题:一是房租,二是人员(特别是牙医)的薪酬。当初在资本热潮的加持下,大量民营牙科跑马圈地冒进式疯狂扩张,整体拉高了行业运营的成本与人员薪酬的待遇,谁都不愿意踏踏实实地遵循医疗规律来培养人。哪里有可用能用之人,高薪挖之、年薪诱之,能力强、资历高的抢不到了,开始对那些刚毕业没什么经验或资历尚浅的年轻医生们也不计成本疯狂掠夺。这种拔苗助长、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除了大大增加门诊医疗风险发生的几率外,也给那些不能正视自身真实水平与能力的年轻医生们,禁锢上了“我很值钱”的嗔念。疏于在专业积淀与客户维系上下苦功、熬年头,不屑于多接触了解本专业外的社会走向与经济趋势。导致部分被蒙蔽的年轻同仁们,频繁跳槽只为拿到更高薪酬,到处换地就看老板有没有“千金买马骨”的实力。这样即坑害了广大患者朋友们,更毁了整个行业人才储备与发展的未来和希望。结果,这种蔓延在整个行业内的不良之风,最终也成为在疫情期间压垮很多大型连锁齿科品牌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如何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利润空间,砍掉制约行业发展的“两座大山”,就成为每一位牙科企业经营者不能回避的生存问题!而牙科数字化现阶段迭代升级的软硬件水平,恰巧能够有效缓解人员成本居高不下这一困扰行业多年的顽疾。
最早牙科数字化的起步,更多是辅助我们做一些机械性重复工作,但随着算力和AI“奇点”的大爆发,让原本单调无逻辑的机械设备,仿佛瞬间拥有了智慧的“大脑”。从数字化口扫到口腔3D立体建模,从病情分析诊断到椅旁CAD/CAM智能切削系统。原本需要一名有10年以上丰富临床经验的资深牙医与牙科技师共同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安排一个助理培训几周就能基本实现。这样引发的一个结果就是,机构对人力资源成本的分配可以有调节的空间了。原本每台椅位都要配备专职医生,现在可以按1:2或1:3(一个医生同时接诊两到三位客人)来配置,资深医生主要负责核心技术与医疗质量把控,其他工作都可以由助理或护士助手在牙科数字化设备的加持下完成。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在单位时间内,每一张牙椅的使用效率与流水产出率。超高的人力资源成本(医生的薪酬),通过高科技手段被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自然也就出现了。所以,牙科数字化建设与发展在没有明确国家层面的利好消息出现前,至少目前是为数不多可以帮助广大民营口腔企业走出困局的可操作的技术性出路!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牙医同仁们不开心了,形势不好凭什么降低我们的薪酬水平。这里要和同道们明确一点,本文不是鼓励老板们给医生降薪降酬。而是通过技术性手段,对不符合行业良性发展的超高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结构性优化。医疗技术专业,本应该是一个极其有专业追求与自我价值实现的职业。但在过热资本的轮番炒作下,失去了原本的颜色与出发时的初心。整体的行业氛围,不能是什么挣钱我们学什么,而应该是我定位的患者群体最需要什么,我要学好用精!当我得到了患者群体的真心认可与接受时,无论你掌握的是什么技术,TA们都会欣然接受并不离不弃。反观这些年基础治疗与辅助学科的冷落和挣扎,高端项目前的人满为患与前赴后继。都在告诫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为什么而学,为谁而学,学而何用,用又何安?都在盯着高端项目去发力、去钻研,殊不知基础学科才是建立患者信任的核心武器。没有那一次次细心呵护与经济实惠的医疗服务,凭什么产生动辄几千上万的大项目消费。忽略了基础治疗的情感维系,导致的结果就是将大项目的挖掘与开发,拱手让于完全对医疗质量没有掌控,只以成交为终极目的的辅助人员。这既是患者之哀,更是牙医之殇!所以在经济下行没有那么虚假繁荣的忙碌时,由衷的建议我们的同行们,多关注客人、多回归椅旁,倾听TA们的心声,建立信任维系的情感通道,以客户的信任基础作为技术提升与迭代的驱动力,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抵御消费力降级引发门诊业务量骤减的巨大压力。当然,还有建立以牙科数字化为核心的个性化诊疗服务体系,对抗与差异化集采带来的各种行业冲击。
未来民营牙科行业的发展,我们已经不能再盲从跟进或躺在时代红利上得过且过了。抛开经济形势的严重影响不谈,其实AI算力的大爆发已经开始在冲击各行各业。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认清自己,并找到符合时代进化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个人定位,那么被数字化体系所淘汰将是早晚的事!所以,拥抱技术的变革,维系好忠诚客群,掌握并驾驭好数字化的节点,不说引领至少追随不落伍,谁能“革”了我们的命?谁能降我们“薪”?只有自身真正强大了,才能拥有未来的“主导权”!
文尽于此,唯有共同努力,携手负重前行!一起坚持不懈,相信行业未来定会更加辉煌!
所有牙医的朋友 刘庆丰
2023年4月26日
来源:刘庆丰管理营销智库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29 13:57:5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29 11:15:1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磊 时间:2025-04-28 17:06:3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齐厄 时间:2025-04-28 16:56:3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28 10:12:0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村夫日记 时间:2025-04-28 10:00:4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