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医生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初诊诊完了,该拍的片子也拍完了。患者拿着结果来和医生沟通,结果医生在沟通的时候越说患者越消极,最后差点闹起来。
和患者沟通治疗方案,其实是有门道的,要想掌握并没有那么难。
第1则
-THE FIRST-
我先给大家举个例子,从前有两个将军带兵打仗,一个人在写战报的时候写屡战屡败,败在后面,听起来很消极;
另外一个人在写战报的时候,写成了屡败屡战,战在后面,给别人一种积极的印象。
这就是沟通的小技巧:把强调点放在后面,让结束语比较深刻。
再举个例子,有一个信徒在祈祷的时候问牧师:我吸烟的时候能不能祈祷?
“祈祷”在后面,牧师欣然答应,牧师觉得你看这人多虔诚,吸烟的时候都在祈祷。
另外一个人也来找牧师,说:我祈祷的时候能不能吸烟呢?
牧师当场拍桌子勃然大怒,祈祷的时候怎么能吸烟呢?这是对主的不敬。
从这样两个案例当中,我们会发现,如果语言表达出错了,先后顺序颠倒了,效果就会有很大的区别。
患者和家属在听医生讲解的时候,内心非常渴望有一个好的结果,因为治疗是有风险的,对于家属和患者来讲,坏消息能免则免。
这个时候,我们医生和患者的沟通比任何销售都要难。
所以我们对专属的治疗方案的表达要特别注意表达的方式,强调点放在后面,这样才能让患者不产生抵触和畏难情绪。
第2则
-THE SECOND-
第二,在和患者沟通专属治疗方案时,要多肯定、少否定。
患者面对的什么样压力?
病痛的压力,经济的压力,精神的压力,失去自由的压力。
在体验这么多压力的时候,只要一听到否定,患者很可能立刻火冒三丈。所以医护要多肯定,少否定。
我曾经在辅导一家肿瘤医院的时候,观察过他们医生怎么跟患者沟通的。
当时一个患者鼻咽癌放疗第二次复发找上门来,跟医生沟通完,出门时明显有情绪。
这时候我走过去,问他发生什么事情,有没有我需要帮助的?他看都不看我一眼,说你是谁呀?
我说你之所以有情绪,一定是某种需求没有被满足,所以我来跟你交流一下。
听到我能满足他的需求,患者的气瞬间就消了。
然后我一口气听他说了两个小时,到院长叫我去吃饭的时候,他还恋恋不舍地要跟我沟通。
“你有情绪一定是有某种需求没有被满足,所以我要跟你沟通”,从我说出这句话就开始就在肯定患者,患者的抵触心理自然会消除。
沟通时从关爱、帮助、保护的角度切入沟通,很多医患矛盾、纠纷是很容易化解的。
那医生护士为什么不愿意去跟患者在床边沟通?
一般来讲,医生护士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他就接不住患者提出来种种提问,就会下意识避开跟患者的沟通。
越跟患者沟通接触少、越惧怕患者,处理这种矛盾纠纷的机会就越少,经验没有提升上来。
所以我在给大家一个建议,每天两个小时什么不干,就坐在患者床前跟他沟通,听患者的抱怨、患者遇到的问题困难。
当医生愿意和患者专注沟通时,就是医院正式改善的良好开始。
第3则
-THE THIRD-
第三,我们要多赞美患者,少赞美医院和疗效。
当咱们把疗效夸的天花乱坠,而患者在使用的时候没有产生这样的结果时,患者的心里落差骤然增大,医疗纠纷就会增多。
正确做法是我们在交流时需要传递给患者一个信念——你来医院是你自己的选择,并且是正确的选择。
举个例子:患者来医院看不孕不育,医生说三句话,患者就很高兴。
讲的哪三句话?
你要在这看不孕不育怀孕了,第一个感谢佛祖,第二要感谢祖宗保佑,第三要感谢老公。
你看就这三句话,既患者及患者的家属,还连祖宗都夸上了。患者心里当然会高兴,沟通起来也会更愉快。
作者:院长微课堂戴维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7-15 14:48:0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7-10 13:51:4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7-09 16:47:0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7-08 13:51:32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7-04 11:57:1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7-02 13:39:53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