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医美营销中,点评美团的权重占比比较大,质量也相对较高。
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和点评美团打交道,今天写下一点认知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点评和美团现在是同一家公司,但两个平台的流量性质有一些些差别,点评公司在上海,最早是做本地生活消费平台,让商家入驻,消费者可以去点评这个商户好坏,点评网站它的内容做的好,搜索引擎流量非常高,在PC时代,他们专门有部门是做点评SEO(关键词优化),因为这种流量是免费的,你搜索什么商户关键词、行业关键词等,都可以看到点评页面在首页,即使到现在点评网站关键词排名流量也是比较客观的。
我也曾先后参与点评教育频道的优化外包业务以及点评医美刚成立的流量指导服务,他们准备大力进军医美,在思考医美的流量从哪来。
点评商户粘性、评论权重较高、质量也相对较高;而美团是做外卖起家,这段时间是补贴政策,低价策略,这也决定了美团平台上的整体客户质量相对较低,这种信息了解影响机构的营销策略。
点评美团的价格战阶段
一个新产品进入市场,想快速占领市场,获得市场份额,肯定要打价格战,机构如此、平台也是如此。
比如早期的新氧、2015年刚开始进入医美的点评。
那时我们入驻点评的玩法,就是想一切办法做低价,会和机构不断沟通,给与2款到3款产品做最低价,然后围绕这些低价产品做销量和评价,也会鼓励机构去做点评霸王餐活动,可以快速积累评论数量,这样就很快见效。而这种做法,事后发现比较适合有实力、后端运营能力较强的机构,不适合中小型机构。
比如通过低价可以快速带来很多上门量,有实力的机构,他的转化率、留存率也很高,但中小机构却不合适,现实的情况是来一个走一个。导致很多人以为做点评就是做低价,望而却步。
而传统的医美营销人其实做传播渠道,只是在做一个点,只是做前端流量、前端上门,不参与传播渠道后的工作,放在现在这样的做法对机构是不利的,需要做闭环营销,不是一个支点的营销,导致这种情况也许也和电商考核相关,比如他们只看点评的上门量却忽视业绩,只看点评的投入产出比,却忽视业绩增长。
随着时间的积累,入驻久的机构、运营久的机构,看到了点评所带来的效果,圈子里口碑越来越好,这时入驻点评的机构就越来越多了,更多的机构从一开始入驻只是学到了形,没有掌握运营核心,依然是价格战优先,一段时间后,有些机构选择退出,有些机构选择调整方向挺过去,直到看到曙光。
这个阶段的点评美团
从一开始到如今,在点评美团上做的不错的机构,都不是外科项目,大都是轻医美项目,点评美团抓住了医美行业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抓住了风口,越来越多的轻医美项目的设备厂家联动点评为机构赋能,点评也在源源不断的给机构输入流量。
围绕定位做电商动作,是最有效的运营方式
在点评做的不错的医美商户,大都是定位做的好,首页重点推出1款到2款的主推产品,围绕主推产品去做电商动作,而不是盲目做很多产品,指望通过很多产品获得更多的流量,这又回到了低价策略。
也许是时代在改变,点评的流量也开始饱和,处于竞争中,后入驻的机构想要获得一杯羹,必须要定位好自己,从竞争对手那里抢走一批流量客户,并且只能找到第一第二对标的,否则电商运营动作是也是无效的。
看到点评美团上一堆打低价的医美商户,连主推产品都是低价产品,就觉得可惜,赔了夫人又折兵。这种现象在三四线城市居多、渠道机构居多,毫无竞争力可言,就是来蹭和自己无关的流量。
点评美团的未来出路
但凡是一个电商人员(或是电商小白),通过后天学习、和BD对接、同行交流、理论学习等,一段时间后商户运营的结果往往不会差,在来点投放费用,运营不好的往往双方都有问题,比如机构要啥啥没有,要支持没有,要设备没有,要医生没有,要费用没有;再比如运营人员执行力差、欠缺基本营销思路、有太多想法却没有落地、马大哈的运营,没有精细化的运营、心态问题:总觉得自己是高手,不愿意和BD对接,不愿意和院内对接,不愿意去请教行业人。
1、医生IP:点评美团虽然有医生等功能板块,却还没有发挥的好,随着点评越来越懂医美,围绕医生IP的动作才会符合当下医美市场需要的。
现在的医生板块功能是嫁接在医美机构下,那么是否可以开发独立医生入驻点评?是否可以灵活操作,利于医生IP的多点执业?鼓励更多医生入驻点评、医生经纪人在点评平台上去打造医生IP,为机构带来精准流量。搭建医生单品库(APP/小程序/公众号等等),供消费者选择。
2、内容营销:协助机构在点评上覆盖更多和机构定位相关的内容,让内容营销指导交易行为,而不是本末倒置,现实情况是医美商户种草的少,一厢情愿的向点评“要”流量,平台方应该鼓励医美机构更多内容输出,让优势机构更优势。
3、全链路营销协助:消费者使用平台路径变了,他们变,平台方也得随之而变,机构入驻点评,不仅仅是在点评上运营,可协助机构方做全链路营销指导、资源扶持。这对点评BD是一项挑战,不仅仅是背靠大树好乘凉,每一位BD都应该是机构方的咨询顾问。
点评美团透明的运营
(先定位在运营)
一、做数字提升
点评平台越来越严,可以通过数字提升带来流量,这还是一种野蛮粗暴玩法。
比如“销量数、评论数、立即预约数、商品数、问大家数、照片数、视频数、特色活动数等”这些数字提升,这些是日常工作且坚持。
二、内容种草
注册多个小号、达人号、素人号,种草机构“定位”项目的内容,关联商户即可,种草数量多多益善,现在还处于红利阶段。
三、多链接
点评官方活动,能报名的尽量都报名参与,会有免费流量进来,从而促成咨询、下单、上门等。
四、其他细节完善
如头图、封面图、详情页、经营评分的完善、品类券、通用券等创建、5折秒杀开通上线、商品标题、商品排序、特色活动创建及排序等。
五、重品项运营
点评重点推的几款产品,线上包装,线下落地交易,从客户层级、包装、话术、价格、升单、服务流程等全套梳理内容,做点评重品项运营,做深度运营。
常见问题
1、点评是否需要找代运营?
看机构实际情况,机构没有设计,不会搭建,也没有人,这时可以找代运营商阶段性合作;机构如果有部门做点评运营,无论好坏不建议外包,找专业顾问诊断外加BD协助可调整;机构有人做,但没有经验,不建议外包,找专业公司或个人指导协助;电商代运营的结果都是阶段性的,大都被机构收回去做。
2、点评和美团先做哪一个平台?
看城市属性,往往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用点评居多,那么就重点做点评平台
如果是三四线城市,优先做美团平台。具体细节还可以和当地平台BD对接了解市场份额,有利于营销策略落地;也可分阶段运营,第一阶段重点做点评,第二阶段重点做美团(只针对一些地区点评美团一半一半消费者)
3、只做点评美团平台有效果吗?
单一渠道流量比较有限,组合营销(点评美团做交易+小红书微博做种草)
4、点评美团多久可以见效?
私信效果比较快,不同城市不一样,有些是1周、有些是1个月到3个月时间,不过运营本身就是长期的活
来源公众号:王建中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25 10:04: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23 17:15:4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21 11:01:1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5-04-21 10:48:3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5-04-19 14:14: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5-04-18 09:51:51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