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9日,北京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北京市将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首都医疗服务市场,允许社会资本在本市举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本市需要新建医疗机构时,优先安排社会资本进入,凡是社会资本能办的,政府不再举办。
作为全国政策风向标的北京率先实行了开放政策,相信在很短的时间里,全国各地都将效仿。利用政策红利,中国的民营医疗将出现另一个井喷阶段。
而作为业内的一份子,我一直认为,中国的民营医疗产业发展到今天,将越来越进入品牌的时代,无论你赞同或者反对,品牌的时代已经到来,而国家的政策将作为助推器,使得市场的洗牌加速。一个品牌化的、规范化的市场正在逐步的向我们走来。
目前,中国医疗行业出现了很多品牌机构。这些企业在全国市场进行布局,连锁经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知名的如上市公司爱尔眼科(眼科),通策医疗(牙科)。准备上市的慈铭体检、北京伊美尔、普瑞眼科等等。
但是,目前,很多民营医疗集团,在发展中,徒具连锁知名,没有连锁之实。有的名义上是集团,实际上是几个股东凑钱联合起来搞的一个松散式的联邦,造成下属医院股东不一,投资主体不一,实际的运营也就无法统一。在集团层面的管控上,执行的也就是大股东的意志。更大多是只是共享一块牌子,目的也就是为了好看,抱团取暖。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连锁品牌,还差的很远。
而作为连锁品牌的特点,如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决策优势等,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分店经营受到限制或者得不到总部的支持。
有的连锁品牌,也在尝试做些努力,如有的机构,就把营销收回总部管理,下属医院只负责经营、诊疗,造成的弊端是管理成本高,院里远离一线,很多营销策略都不切实际。
具体的说,目前中国多数医疗连锁品牌,存在这么一些问题:
一,发展方向不明:没有清晰的发展思路,没有管理模式,无法精细化复制,无法把握发展方向。
二,利润盈利单一:赢利模式单一,没有附加值。
三,人才极度匮乏:无法引进高人才。
四,管理机制落后:家族式管理。
五,信息平台缺失:没有建立信息平台,无法用数据提供决策。
六:培训体系滞后:缺乏培训和教育体系。
七:财务制度空白:财务只是简单的收支账目,而没有起到监督管理的职能。
当然,中国的民营医疗行业在飞速发展时期,行业也在摸索,在洗牌。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
我认为,连锁品牌的发展,在初期,最重要的是跑马圈地。
对于大集团来说,高速度发展,跑马圈地尤为重要,举个例子,青岛啤酒的发展模式就是先做大再做强。
先发优势很关键。抢占市场。
如家的速度领先。直营,加盟。加快发展速度。
苏宁,国美,同样如此。
现在,有些集团,在一些地方想布局,已经有些晚了,需要注意的,在跑马群圈地阶段,这一阶段的经营战略重点是圈地,而非盈利指标,因此,医院的盈利不是最关键的。但是要控制成本,以保障资金链的不断流,同时,在营销经营上,按照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阶段持续进行。
几个思路可以借鉴一下:
很多集团在圈地阶段,比较盲目,常常是率性而为,或者是有了合适的医院或者地址,就去做,而没有太多的整体战略布局。
做的比较好的,像慈铭集团,其全国布局都是集中在中国沿海一线城市,这也符合慈铭体检的一个经营定位。
中国第2大眼科连锁机构,普瑞眼科,其布局则集中在中西部,抢先在市场的空白点进行布局,而不与爱尔眼科发生冲突,这与最早沃尔玛的发展思路类似。
开店节奏。
有的医院,找好地方后,装修,招人,等到医院都开张了,营销才开始进入。
如果同步进行最好。
其实,医院可以不着急建立,但是,医院的客户要先招徕。可以先建立咨询中心,租店面,发材料,在宾馆里做宣传和会销。在医院建立好后,几百个顾客也维护好了。
或者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的方式,在当地和一些美容院,健身场馆进行深度合作,一方面,缩短进入的时间,另一方面,在接收原来机构的同时,也拥有了顾客等核心资源。
此外,在规模上,是否一定要建立大医院,也可以探讨,小而多行不行?
前一阶段,红十字商会的郭美美事件搞得沸沸扬扬,抛开腐败,权钱交易不谈,红商会在每个社区建立一个咨询点的设想,还是极具商业性的。
第二,要进行机构设置的的改变:
一般来说,连锁品牌,尤其是大型集团,在管控模式上:主要是以下三种:
1,财务管控模式:“有头脑,没手脚”。这种管控是分权式管控。
2,战略型管控。集团总部负责大的战略。这是中间类型的管控。
3,操作性管控。集团什么都管。集权式管控。
目前,在中国的医疗集团,实行的大都是战略性管控。也就是在战略层面进行管理,包括用人权等,而在一些营销实施细节上,由连锁品牌分支机构自己来运作。
一些连锁企业的机构设置,像苏宁,现在实行的是管理总部机制:
营销总部:营销计划的规划。
连锁发展总部:连锁机构的发展。。
服务总部:
财务总部。
人力资源,集团办公室,战略规划部由集团只管。
地区管理总部:管理各个地区的店面,
伊美尔连锁集团,就已经实行了类似苏宁的管理模式。
集团的营销中心。
北京事业部。
连锁事业部。
外地事业部。
财务中心,人力资源,办公室也是由集团直管。
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超大型公司,诸如邦泰集团,机构庞大,下属医院机构各异,规模也不一样,更类似松散式的邦联。如何整合打造一个能容乃如此数量多,性质各异的医疗实体,是很关键的问题,不然,在增长规模上只能是数量级的,而非几何级的增长。
建立一个网络系统,将集团各个业务部门和顾客资源整合在一起。是最优先考虑的问题。
有几种模式可以选择:1,按照病种分类,规整信息;2,以顾客为主,建立松散会员制体系。3,或者是建立综合的上述两种数据库,在一个大的资源平台上进行整合,在管理上以地理位置为事业部或者以病种为事业部都可以。
第三,增加、丰富医疗项目或者产品的销售途径。
实例A:原来是进入医院提供,其实也可以上门服务。
现在国宾体检通过淘宝旗舰店发售体检卡,效益十分好。能够销售上千份。
我们的医院,是不是可以把某一类医疗产品包装成为类似的产品在网络上销售?营销还在其次,更重要的通过这种销售,起到了宣传和拉客进店的作用。
实例B:
整形医院,是否可以推出流动服务车,针对高端客户,和特定项目,上门进行预约式服务?如上门脱毛等。
实例C:将广告费用转化为促销费用。
例如:在整形行业,我们在1个进店客人身上可能要话费近万元的广告费用。如果将某个项目拿出来,以成本100元计算,免费推出,就可以以100元一个进店客人的模式让人进店。来体验,走进医院,进而可以开发获益。
在报纸1万元的广告费,能让100个人进店吗?
如沃尔玛的牙膏低价促销,他不是为了销售牙膏,而是利用低价牙膏作为幌子,让顾客进店,进店之后,再消费其他的东西。
牙膏:大量重复消费,价格低,不在乎品牌等。不会损坏顾客利益,免费送,也花不了太多的钱。
我们能否找出医疗行业的“牙膏”产品?
第四,连锁品牌要丰富、革新营收的模式。
实例A:人们也许不知道的是,麦当劳总部的收入,百分之九十来自于房租的收入。
相比之下,我们医疗的收入,还是单一的依赖于医院的诊疗收入,有的老板就跟我讲,辛苦干了一年,大头都交给百度和广告公司了,太累。
实例B:美国著名的低价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其CEO就宣称其公司的最终目标是让顾客免费乘坐,而其设计的新的盈利点在于:在其运送乘客的时间里,他将把封闭的飞机机舱,布置成为一个广告商愿意参与的广告展示平台,由广告商付乘客飞行的费用。尽管其设想十分大胆,但这种创新的思路还是值得我们借鉴,在连锁医疗机构里,我们的盈利模式是否能突破,我们能否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调整我们的经营思路呢?
设想一下,如果你的医院进出的顾客全部是高端人群,络绎不绝,而且是你医院忠诚的粉丝,那么,我相信,和一些异业进行广告上的合作是可行的。因为你占有的顾客是一笔宝贵的资产。
实例C:在体检行业,慈铭可以说是行业的老大,前几年发展迅猛,现在为什么开始转型?开始重视健康管理,高端雅养生,私人医生等概念?就是因为,在体检领域,尽管面对的是一个个个人的客户,但是,在其营销的方向上,还是BTB模式,既面对着是企业,目前,体检80%以上是企业客户,而选择的决定权则在企业的负责人手上,负责人关注的点和体检的人是不一样的,体检的人也许关注体检机构的技术和品牌,但是,企业的负责人则更关注价格,在这种模式下,体检行业就选入了低价竞争,利润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少,其转型,开始开发其体检客户资源也就顺理成章。
实例D:在日本永旺超市,实行的经过审核的会员制。使用会员卡消费,可以先消费后还钱,其会员卡起到了信用卡的功能,我们有些医院,是否可以在特定人群实行先消费再充钱的战略呢?
第五,革新对顾客的支持体系。
目前医院的网络体系,对顾客的支持只局限于项目的介绍,商务通和即时交流工具也是从销售角度出发而设置的。缺乏与顾客的互动和真正的支持。
包括在医院内部各个与顾客接触点的支持。
实例:现在很多整形医院,都鼓励或者要求现场咨询师、导医进行整形,一是为了形象上的好看,二,也就是最主要的,让这些员工成为产品或者诊疗项目的活体广告。一大堆人造美女在医院走来走去。对顾客的支持和影响绝非话术能相比的。
第六,渠道的建设。
要注意营销渠道的建设,渠道为王。
从某种意义上,圈地就是圈渠道。
渠道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竞争的胜败。
国美和苏宁的差异化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但谁的店铺多,顾客眼睛里看得一清二楚。
有了渠道,顾客才能更多的接触你。
如恋爱中,癞蛤蟆的死缠烂打,往往能吃到天鹅肉。
王老吉的渠道建设值得借鉴,还有最早的燕京啤酒,为什么当初在北京啤酒和五星啤酒两大品牌的强势包围下能突围而出,进而成为啤酒行业领头羊,就在于其占有了终端,当初,李福成买了几千辆三轮车,将燕京啤酒送到北京的各个胡同,实行胡同包围战略。
而虞美人集团充分利用美容院的资源,才造就了近乎神话的业绩。因此,大的集团公司应该在渠道建设上下大功夫,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
目前,在一线城市,很多医疗集团都开设了各自的品牌机构,展开了面对面的竞争,而这种集团公司的层面竞争,已经很难在环境,技术,服务,专家等层面上有所区别,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或者说,在信息时代,出奇新招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克隆,大家的同质化严重,因此,渠道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七,整合营销的重要性。
实例A:很多医院的营销具有整合和立体性,拿美联臣医疗美容医院来说,在网络上、论坛上、电视上、报纸上全部占有。有位同事今年从石家庄回来,跟我说,钟老师,我回石家庄,看到的都是美联臣的广告。
在战争片里,要围攻敌人时 ,讲究的是分兵把守。在宣传上,也要分兵把守。占领顾客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接触点。
常常看到一些医院的老板说,花钱谁不会呀,我想要的是不花钱能做好营销的高手,对不起,这样的高手,我还没见到,像麦当劳这样的企业,还在广告宣传,为什么这样做,就是在顾客的接触点做营销。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拦截顾客。尤其是在全国布局的连锁品牌,这种整合营销师必不可少。
从某种意义上讲,医疗集团的连锁品牌之争,更多的是战略和实力之争,记得去年底,和伊美尔医疗美容连锁集团的汪总聊天时,我就说,连锁集团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老板的思路。至少能起到一半的因素。
在这一点上,差异化战略已经退居其后。因为,在诸如成本领先战略,技术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聚焦战略等各种竞争策略中,老板的思路决定一切,他的绝对开火权决定了公司的成败。想想看,二战时,希特勒对于德国的重要性。
第八,加强培训教育工作。
相比起别的单店为主的经营业态,对于连锁品牌机构,培训和教育更为需要。
在一些大的世界性连锁集团,都建有自己的培训大学,如麦当劳大学,培训全国各地的机构,我们的连锁品牌,尤其是一些有很多连锁机构的集团,更需要培训人才,理念,治疗流程和企业文化等。或者以旗舰店作为培训基地和输出基地。
第九,标准化模式的建立。
形成标准化的模式。
现在一些连锁品牌,就连行业标杆的都做不到,更别说一些中等水平的。
这种标准化的运营模式的建立,必须有成形的,可以精细化复制的文本和培训教材。
如家酒店有16本运营手册,我们的医院呢,有多少本呢?至少应该只多不少。
现在很多医疗品牌,模式的输出的都是先建立旗舰店,试水成功后,成熟后,再以旗舰店为根据地,往外辐射发展。西婵整形医院,美联臣都是如此。
北京的京城皮肤病医院,也是这样,在北京做好后,向四周发展,类似的还有广西华美,在南宁运作旗舰店后,在柳州,梧州进行战略性布局。
旗舰店应该设立在一线大市场。
例如首都北京。有就诊优势,
当然,也有一些是各个连锁机构规模都很大,相同层面很难说,哪家旗舰店占据主导地位,如整形的美莱,眼科的爱尔,普瑞机构等。
这种运作的模式是,在一定的中心城市建立连锁机构,这个机构覆盖了中心城市外,还覆盖有效的营销半径。
连锁超市沃尔玛的做法是,先在一个区域位置建立大型的商品配送中心,然后在有效运输半径内快速设立100家连锁超市,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形成垄断优势,恐怖的集团攻击力。低价进入。要有一个低价的拳头产品。
我接触一些集团,旗舰店的业绩还没有外地的医院好,怎么发挥旗舰店和基地的作用呢?
第十,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
无论是大集团,还是小医院,都需要考虑的是,连锁医院的文化层面。
作连锁机构,其实都是想做品牌的,而你一定要赋予品牌生命,让品牌成为活的东西,而不是僵硬的企业堆积物。
这就需要企划人员,发动脑筋,想办法。
很多的核心要素,可以考虑。
根据病种和经营项目,可以考虑:中医。药王,科技。未来世界。医生个人因素,感性因素,
理性因素。
中国古典因素,希腊古典因素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当连锁品牌确立了核心因素后,就要从整体和全面上贯穿这些要素,使之成为全集团的生命,甚至当集团的董事长更替,这一核心因素都不发生变化。
想想麦当劳和可口可乐。其美国因素和其设计,怎么样的营销人心的吧。
案例A:资生堂企业建立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宣传馆
其口号是:融合西方科技和东方之美,创造新的价值。
核心是对人们美丽和健康的打造。销售美丽和健康的企业文化。不是单纯的卖东西。
要有关于品牌的故事的历史。
要有产品文化的积累和历史的传承。
品质要高,从内到外。
在这一点上,我想多说几句,其实,很多连锁机构最欠缺的就是这种品牌的包装,总自以为,我建立一个医院就行了,没必要搞些花样,而其实,做连锁品牌,如果不作出差异化的效果,医院无法从竞争对手脱颖而出,其连锁战略也必然无法完成。
而目前,我感觉,以下因素一直被人们所忽视而可以重点利用的:
1,中医因素:包括传统文化,易经,黄帝内经,药王,医圣等。
适合医院:中医类,养生类,肾病糖尿病等。
2,希腊因素:包括西洋文明,雕像系列,神话系列等。
适合医院:整形,养生,男子,女子等。
3,未来因素:包括科幻因素,时尚科技因素,纯技术因素(德国派,美国派,英国派,日本派)。
适合医院:心脏病,整形,男科,肿瘤等科室。
下面还有几点战术层面的具体感悟:有些发散,大家各自感悟吧。
实例A:有个很有名的苏荷酒吧,百度一下,很有名的,他们在连锁机构,举办签约歌手全国巡回演出。自己建立了室内设计公司,保障全国连锁酒吧的设计一样。
在集团总部设立了酒吧文化事业部。推广酒吧文化。
实例B:有的医院感觉一些高档商场客流资源很好,但是,店内很难进入,路牌广告费用昂贵,一个月下来需要几十万。怎么办?
尤其是新医院开业初,重要活动期间,怎么宣传?
我给一家医院出的主意是,将几辆医院的大型面包车,外面布置好医院的标志,包括,电话,网址,重要信息,活动内容,然后,把这几辆汽车停放在商场的停车场,车里留有2位美丽的咨询员,可以灵活向停车场里的人们做宣讲,一天下来,付出的成本只是几十元的停车费,有的商场还不收,或者购物不收.而获得的是,我们到达了目标顾客的眼球。
实例C:机场里的人群和火车站的客流非常的多,质量也不错,怎么吸引这部分人的眼球?
免费的吸引?
在机场接站处,由市场人员,举个特殊制作的接站牌,上面的信息是医院的信息要传达的信息。如:上海心脏病医院美国专家义诊活动周接站。
必定会吸引有需求的顾客。
实例D:异业合作,与政府资源如何对接。
上海的康洁连锁干洗公司,就和上海市政府进行合作,将干洗店加盟带进了政府的创业办公室。纳入了进入4050计划。于是乎,政府机关替康洁做广告,招徕加盟者。
我们的医院营销,连锁企业,是否也能借政府的船,扬自己的帆?
实例E:让顾客参与
宜家可以给来店的顾客一把尺子,让顾客高兴的参与到购买家具的过程中。我们医院的做法呢?给顾客一个什么样的工具?让顾客也参与其中?
实例F: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微软开发的360游戏机,是微软开发的一款体感游戏,而其最核心的部分是人机实现了互动,这是科技领域一个划时代的革命,目前,微软已经将源程序开放,鼓励这种人机互动在多领域的应用。
举个通俗的例子:拿手机来说,以前的手机是按键式的,苹果手机的革命性改为了触摸式。而微软的这种人机互动,则是隔空挥手式,不用物理性触摸,可以操作屏幕里的各个栏目,也可以实现朋友间的对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研究下)
我预计,这种人机互动模式,在未来几年将大行其道,我们的医疗服务创新,是否可以在这方面做些创新呢?[发帖际遇]:钟呼顺 捡了钱没交公 金币 降了 1 .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
www.hxyj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