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服务

需要大力培养一支为医务人员服务的专业队伍

21年01月04日 阅读:16170 来源: 马恩祥原创

  刚刚过去的2020年,有一件事让全体国人都有认知:即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在为新冠肺炎疾病患者服务时,也需要有专业人员为医务人员服务。


  见证去年武汉抗疫过程中服务医务人员的广大志愿者,来自社会各界,但其中能对志愿者进行组织并作专业指导的人则是社会工作师。而医务社工师又是社工师中最懂医疗、最了解医院社会的专业人。


  心理咨询业的心理咨询师有督导师为其提供专业服务,以解决其在心理咨询中受来访者因素所引起的心理情绪问题。而同样有着心理治疗责任的传统医院,医生、护士等医生群体却缺少其接受专业服务的机制。另外,医患关系问题也不能只是医者去改善与患者的关系,也需要有人去影响患者主动来改善与医者的关系。医者是有组织的,而传统的医院的患者往往是单个的,缺乏组织性。这种从医者向患者的医患关系只是一种单向性的改善,其效果有时会适得其反。


  医患关系也不是一般市场服务中的商品买卖关系,患者不是上帝,而是与医务人员一起与疾病抗争的患难“兄弟”,在与疾病的诊疗中,医患双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需要有专业人员把患者组织起来。在现代医学模式的实践中,医患关系的改善属于社会医学模式范畴,而领导改善医患关系的专业人员不只是医院管理者,还要有更加接地气的社会工作师。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73号)中明确提出:“自2018年起,医疗机构要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北京市卫健等六部门2020年还率先印发了《关于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意见》。医务社工将随着各地政策的相继落实而大力发展起来。


  早在10年前,刘岚、孟群等学者就对国内医务社工的模式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其在《当前我国几种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比较》一文中,把我国的医务社工归纳为五种模式:历史渊源模式(例如北京协和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社会工作推进模式(例如上海东方医院)、公共关系管理模式(例如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患纠纷处理模式(例如北京朝阳医院)、康复医学模式(例如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博爱医院)。


  这五种模式中,除康复医学模式较少涉及对医务人员的服务,其他四种模式均包含有重要的对医务人员的服务。北京协和医院社会工作部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最为明显,医院明确规定社会工作部“关心本院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辅助开展医学伦理和人文素质教育,协助医院行政管理,促进医院内环境和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社会工作部也把“融合社会工作理念,提供员工继教培训方案”作为七大工作内容之一。北京朝阳医院和北大深圳医院均将“开展职工法律法规培训,推进依法行医”作为社会工作部的重要内容。


  笔者认为,医务社工师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有如下5个方面:


  1、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服务。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医务人员团体辅导与个案来访,促进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改善。从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维护的最佳方式不是心理工作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而是社会工作者的心理与社会关爱。也就是说医务人员可以公开接受社工服务,但不一定能接受心理咨询服务。医务社工成为能维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最佳角色。


  2、医务人员的人文环境改善。医务社工通过医院社区人文环境建设,为医务人员的医务工作营造一个安全、温馨、愉快的工作环境,促进医务人员的工作适应。


  3、医务人员的生活困难扶助。通过组织志愿者,为家庭遇到困难的医务人员提供志愿者帮扶服务。


  4、分担疾病诊疗的社会医学责任。医务社工参与临床,通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配备医务人员提升患者疾病诊疗过程中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依从性,组织与主导对患者的体验医疗,提升患者对价值医疗的认知,从而感恩医疗。


  5、做患者利益的忠实维护者。医务社工是联结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桥梁。医务社工最为了解患者的一般社会及心理需求,在其工作中自觉并忠实维护患者的利益,协调医患关系,能最大限度地化解或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仅仅让患者满意,也消除了医务人员对于服务对象的不安全感。


  根据学者的社会调查与研究,早期的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背景存在共性,即医学背景浓厚,绝大多数为医、技、护人员转岗而来,且护理人员居多,社会学专业背景人员较少。而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人进入医务社工领域,又由于缺乏医学背景,从而很难服务于医务人员这个特殊群体。这就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提升医务社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一方面通过考取国家社会工作师资格证来获得社会学专业背景,打好医务社工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的医务社工系统专业培训来获得医务社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基于此,应着力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方式,运用社会化方法,培养一支即能服务患者又能服务于医者并首先服务医者的医务社工师。因为只有优先服务好医务工作者,才有可能调动更多的人服务于患者。这样的医务社工师将成为一个能组织医务志愿者、维护患者、促进医者的医务新职业。《论语·述而》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医务社工不同于大家所见到的社区社工,医务社工是一个还能服务特殊社区——医院,服务于特殊人群——医务工作者的社会工作者,他们将是一群有着极高素质、高尚品格和高级社会学才能的精英人士。


  通过专业的医务社工培训,服务医务人员的群体不再只是医院管理者,还有医务社工师及其医务社工师组织领导下的志愿者。


  来源:医管之窗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5262阅读

药房“零等候”的实战路径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7-10 13:51:45 文章来源:首发

18853阅读

体检中心“30分钟极速通关”设计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7-09 16:47:05 文章来源:首发

9879阅读

发热门诊“潮汐分流”五阶战法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7-08 13:51:32 文章来源:首发

10952阅读

产后康复中心“零差评”服务手册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7-04 11:57:19 文章来源:首发

16125阅读

从“愤怒通道”到“服务引擎”--门诊投诉率下降60%的实战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7-02 13:39:53 文章来源:首发

34013阅读

服务型管理——民营医院提升患者体验的核心路径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6-30 13:50:11 文章来源:原创

简介
毕业于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国内首批卫生管理学士,健康教育副高职称,公共卫生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医学教育、医政管理、医院职业管理及心理咨询35年。出版有《把脉中小民营医疗:无障碍思想探索》、《现代医院管理模式:无障碍管理》、《医疗服务产品解决方案》三部医院管理著作,发表医学、心理学及医院管理论文30余篇。是国内著名的无障碍医院模式理论及实践创导者之一。早上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