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目标管理就是对当代知识工作者的管理
1954年,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MBO),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是使管理者首先能控制自己的业绩,激励要做到最好而不是推着走、看着办的工作,目标管理意味着更高的成就目标和更广阔的管理视野。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之一是让我们能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由别人统治的管理,因此也称为对当代”知识工作者的管理“。要想让员工承担责任及有所成就,必须由员工与上级一起制定工作目标,了解其中管理者的责任、员工的责任,通过目标管理带来各级人员的责任感。德鲁克在1973年出版的《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中提出,只有在员工感受到管理者是认真、负责、有能力时,员工才能努力工作,所以各级护理管理者是否卓有成效是当前护理发展的核心需求,是否能带得了知识型员工的关键所在。德鲁克提出:管理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我们护理是一个专业知识工作者组成的团队,他们既是员工也是管理者,这也是为什么国际护士协会界定护士职业者的核心能力包括管理能力的原因。护士要管理自己的知识及技能,管理低年资护士和学生,管理病人及家属疾病知识及配合治疗依从性、要不断提高优质服务的技巧,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所以护理管理者既要提高个人管理学实践能力,同时要不断更新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人文知识、管理学知识,以利于自我管理及护士岗位管理。
1、如何制定团队目标?
德鲁克对目标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精辟的阐释:“所谓目标管理,就是管理目标,也就是依据目标进行的管理。”目标管理是一种为了使管理能够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并实现企业目标而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采用的,以自我控制为主导思想、以结果为导向的过程激励管理方法。企业或团队目标应该从“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这三个基本问题中得出答案。管理的真正含义就在于设定目标,以此来决定管理者做什么,应该做到什么样,以及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标准。即将目标作为管理的核心,把管理作为围绕目标决策的一种实践。目标是行动(任务)的先导,而不是行动(任务)的一部分,目标应根据企业或团队生存的关键工作而设立。制定“目标”有依据,要具体研究目标可行性及可达性。我们护理工作的10项标准体系:计划与质量目标、划分质量职能、人员培训指导、仪器设备质量、护理服务质量、预防护理缺欠、质量管理监控、质量评价改进、规划绩效管理、文件及记录质量是制定护理目标的依据。
对护理团队多元化目标之间的协调和匹配十分重要,需要在各类需求和目标之间进行权衡,按照目标的紧要程度排序,选择和区分主要目标与支持性目标,通过目标把人员、资金和物资设备等重要资源集中起来,用在组织最需要的地方,促成组织目标的实现。一位日本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个人条件不是很好,但他两次获得了全国比赛冠军。他回答记者采访:我是用智慧和头脑赢得了比赛。每次参赛前我都骑着自行车沿着比赛路线查看,将途中的每个标记性建筑物记下来,在比赛中我是向一个个最近的目标以百米比赛的决心冲向目标,一个个的目标都是这样到达的,于是就赢得了比赛。他是将大目标划分成小目标,促成了大目标的实现。在《德鲁克经典五问》里直接给出了一个成功实现目标的模式,从使命——目标——阶段性目标——行动方案——预算——评价——再回到使命,这是一个创造顾客价值的循环,我们医疗服务的使命就是创造顾客价值。
2、管理的原则就是让个人充分发挥特长。
管理者带领团队确定共同的使命和一致的努力方向,实行团队合作,调和个人的目标并实现共同的福祉。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是唯一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管理原则。德鲁克认为“每个管理人员必须以整个企业的成功为工作中心。管理人员预期取得的成就必须与企业成就目标相一致,他们的成果由他们对企业成就所做的贡献来衡量。”另一方面,德鲁克强调目标管理的内部控制,即管理中的员工自我控制。德鲁克指出:“真正的目标管理就是自我管理。每一个知识工作者都是’经理人’……目标管理能让追求共同福祉成为每位管理者的目标,以更加严格、精确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取代外部控制。”目标管理不是任务管理,不是计划管理,而是一个激励系统,而且是在管理哲学层面。目标管理的本质和精髓是:成就激励,目标管理的内在逻辑是:目标→责任→(自我)控制→成就。
我们常常会将制定目标当成制定任务,是工作的计划,所以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更侧重理性哲学,戴明的PDCA更侧重目标实现的方法。护理管理者要遵循管理的原则,以现代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理念带领现代青年护士发展。他们是具备责任心的员工,能够进行自我控制,他们希望在实现组织与个人共同目标的同时获得成就感。所以护理管理的原则是让个人发挥特长,重心就是使工作有质量有效率,使护士有成就感,不断成长。德鲁克关于目标管理的观点:“必须重申人不单是一种生物和心理存在,而且还是一种精神存在。”并提出了“信仰管理”。我们的世界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面临的新挑战就是知识工作者正迅速取代体力劳动者而成为员工主流。他们期望的是获得非物质的心理上和社会上的满足感,他们不是用手来工作,而是用他们的思想、概念和理论来工作。
特别医疗服务产出不是物质产品,而是诊疗和健康理念及诊治方案。护理知识的无形性特点决定了医护人员本人必须对工作进行自主设计和自我控制,那种过度解读规范标准、注重操作细节、无视个人经验习惯的管理方法不但适合知识员工,还会大大的阻碍他们的创新发展。因此知识型社会的关系必然由基于权利的管理向基于责任的管理转变。成就是激励的动力、责任是行动的基础、效率是工作的目标,学习是持续发展的保障。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30 17:04:5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7:02:5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4-30 16:56: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4-29 16:18: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29 10:58:2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28 14:40:40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