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下海刚好十年了。回想十年来医院的变化,忍不住聊上两句。
十年前的医院,没有编内和编外的概念,我们都是国家分配的,医学院校本科生非常受欢迎。每年有男孩分进医院,早就有很多女孩的家长在打听。当时的我们都是“医院的主人”,假如理由充分的话,我们可以和科主任吵架,和院领导吵架。院长把我们当人才看,非常的珍惜,我们也非常的努力,医院就当自己的家。医院安排我们在医院轮科培养,送我们去进修,我们迅速地进入临床一线,大部分人很快就成为了技术骨干。
现在因为大学扩招了,医学毕业生就业是最大的难题,今年医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倒数第一。医院又改制了,即使没有改制,由于院长负责制的存在,实际上也改了制。没有了分配的概念,新毕业的学生只能享受继续培养的待遇,能考上执业医生证的还有希望,考不上的可能五年所读全都白费。于是还得熬上几年,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精力考试,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偏偏又很低。即使通过了,拿了证,一般只是合同工,领导高兴表扬几句,领导不高兴只好走人。普通医生在科主任和院领导的双层压迫下艰难地生存,好处捞不上,有责任必须背,一年摊上一次医疗纠纷,奖金白费。
十年前的医院,上级医生认为自己是有义务培养下级医生的,主任管主治,主治带住院和实习,下级医生也很尊重上级医生。你能拿下的手术上级医生在旁边看看,或者上台象征性地做两步,有足够的机会让你练习手术。因为没有药物回扣,没有器械提成,每天的查房探讨得最多的是鉴别诊断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问题。
现在的医院,病人挑选医生看病,上级医生只给下级医生写病历,只要上级医生还有力气做手术,下级医生只有拉钩的份。上级医生因为越来越害怕医疗纠纷,有风险的手术赶紧推,有冲劲的年轻医生又没有机会,于是设备在不断更新,部分医院的技术却不断后退。医生查房只讲无关痛痒的言语,很少讨论诊断和治疗问题。
十年来,卫生部总是不停地和医院开猫抓老鼠的玩笑。在我们都还没明白不正之风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卫生部仿佛提前意识到了药品回扣和器械提成即将到来,于是,在卫生部整顿行业不正之风的号召下,医生们终于明白原来还可以靠药、靠器械赚钱。在卫生局领导们规划如何最好地利用卫生资源的时候,卫生部出台医疗体制改革的意见,卫生局领导一夜之间发现原来还可以卖医院赚钱。在院长们还在抓如何控制采购成本的时候,全国流行招标、投标,购买信息在网络公开之后,大量的厂商拥挤而来,院长们突然明白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朋友”帮助添彩。还有药品的销售指导价逼迫院领导高价进货,药品比例控制的要求迫使医院不断地开检查……
我们读书的时候,医学院校的人一直“自命清高”,因为我们所学是真才实学,相对于其他院校而言简直是学术的天堂。当年能够考上卫校学习护理的一定是成绩很好的学生,所以护士很聪明,学术和技术水平一直很高。现在学护理的基本上是因为成绩不好的人,她们毕业后很多的人并不热爱护理职业,所以护理人员队伍流动非常大,全国的医院护理人员似乎都很短缺。以前在医院里是一切以临床为中心的,行政给一线服务,护理听从医生。现在是行政管理医生,医生为领导打工,护理好象管家婆,医生要看护士颜色。
十年过去,当同学聚会的时候,很多同学已经是医院的骨干,或是科主任,或是院领导,少部分还是普通医生。聊起彼此的工作和生活,很有一种“围城”的感慨。同学们都很羡慕我走遍了大江南北,我赞誉同学们恬静的生活。我对同学们说:“在医院里就要学会一种奉献的精神,唯有如此才会过得开心”。同学们马上反驳:“干吗你不奉献?自己拍拍屁股走人,叫我们奉献!”
只是不管如何,大家还都是承认,我们这一代算是幸福的人,读书国家投入,工作国家分配,就业国家培训,下海很多机会,在保障中有自由,在自由中有保障,突然有一天想上岸了,还可以找个医院继续。即使不想再从医吧?医院聘请MBA背景的人才从事管理也在悄悄兴起。
回首十年,虽然有时候也骂卫生部瞎胡弄,但必须承认医院确实在发展,医疗行业确实在发展,在越来越大的蛋糕里,只要不属于淘汰的1/4,都能活得越来越舒坦。
本主题由 菜小米 于 2012-9-13 17:00 移动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
www.hxyjw.com"。